TotalCMD批量修改文件名称
各位家长们,在制作点读包的时候可能为了 不停的重命名MP3的文件名而苦恼,没事,我来了\这个就是批量改名工具的下载链接:链接:http://pan.baidu.com/s/1hqqykL2 密码:9zlk
这个软件就是用来批量重名民的工具(如下图),下载完后是个压缩包。解压缩完是这个样子(如下图),选择红色箭头处,这个就是该软件的应用程序
打开之后,选择红色箭头处(如下图)
打开后 在 该位置增加一行英文 SortUpper=2 ,然后保存(如下图)
配制好后,用鼠标点一下红色箭头处区域,点完后 等个 1秒左右该位置可以输入音频所在的完整目录(如下图们~)**
1,复制
2,点击
3,粘贴
4,选择红色箭头处 就能看到音频已经被导入进去了
音频导入进去 后对这所在音频的位置点一下,然后 按住 (看好是按住不要松开) 键盘上的Ctrl(一般在键盘左下角)
然后再按键盘上的 字母A,这时所有音频文件会被选中(如下图),选中后可以松开您按住Ctrl的手…..
这时再按住Ctrl 然后 再按键盘上的字母 M,这时会弹出一个界面(如下图)
然后 将红色箭头处的地方删掉, ...
铺码自制小达人点读包简单过程
先科普点读原理。
有声图书上所有的内容,都采用了识别码和反射红外光的特殊涂料印刷识别码其实就是微型的二维码类的东西,将图书的字放大十几倍就可以发现,里面含有丰富的数字信息。每一只点读笔的笔头,里面都有一个光电识别器(OID),它可以感应到图片上的数字信息,用笔头触碰图书,光电识别器就会开始扫描笔头接触部分的书本上二维码信息,经过扫描后和电子原件的传递,读取其中的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点读笔内交由CPU进行处理,处理的过程,是CPU的识别过程,如果CUP识别成功,则会从点读笔的存储器中将事先存储好的对应声音文件挑出,然后通过喇叭放出声音。
以给海尼曼015铺码打印为例说明自制智能书的过程。
PDF文件预处理该pdf文件中有的是单页,有的是双页,先将pdf文件分拆成大小一样的页面。效果可由acrobatpro 的插件quite imposing plus 3 实现。
下载集成quite imposing plus 3插件的acrobat pro 绿色版本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mpdpFi_VINo6Rbm8VIMkA提取码:fajt
处理 ...
常见点读笔对比说明
据美国专家实验证明,学习中,完全靠听可以记住内容的34%;完全凭看可记住内容的70%;听与看结合,可记住内容的95%。因此,使无声教材发声,是学生加强记忆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点读笔就是这样一种把读物和声音结合、听看同步的学习工具;目前已开发了与小学英语教材同步的学习内容,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好帮手。
如果大部分儿童读物能配合点读笔使用,则真正实现趣味阅读。书本中不但有朗朗的叙述声、对话声,还有配合书中情景发出的笑声、哭声、动物叫声以及大自然的种种奇妙的声音。这对儿童、少年实在是一种美不胜收的阅读享受。
种类及选购市面上的点读笔种类这么多,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把它们简单粗暴的分为两类。
第一类,有版权的、各出版社定制点读笔像洪恩、贝灵、文曲星、毛毛虫、易读宝点读笔,就属于这一类。它是由各家出版社自行编排的书籍,在书中内置点读编码,与自家点读笔进行内置点读音频关联。(说的比较拗口,其实就是自家的笔只能点自家的书)
去某宝搜会出现一大堆不同品牌的笔,笔的质量参差不齐,书本内容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各家的点读笔不通用,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看一下出版的书籍内容是否有趣有用。
这一类笔的优点是,配套书籍美 ...
手把手教你制作点读书
一些爸爸妈妈问我怎么给孩子做有声书,这个有声书有什么好处?在这里我专门发个帖子,把我对这个有声书的认识和大家分享一下,然后手把手的教那些想做但是不会的爸爸妈妈们。
第一步:将图书拍照。从封面开始,整本书按顺序拍照,照片名称按顺序排列。当然你也可以寻找电子版图书,省去拍照环节。
第二步:将这本书的mp3声音文件准备好。声音文件一般可在网上,光盘里面找到,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自己录制吧,录制方法在第七步里我会说到。我这里是分段的,也可以有一个整段的音频,稍后切割
第三步:打开麦芽客户端的高级自制内容工具。第四步:打开软件之后,在软件界面的左边,点新建教材项目。第五步: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写明项目名称和教材名称。项目名称只是本地保存的名称,教材名称为制作好以后,安装到点读笔里点读笔显示的名称,可以一样,也可以不同。选择项目路径,默认的是软件的安装目录,您可以选择保存到一个比较好找的地方,我就放到桌面上。点下一步。
第六步:导入图片。如果是制作卡片或者一幅图的时候,可以单张图片添加,点浏览文件,选择该图片项目路径添加就好了。另外也可以添加空白图片,把很多的声音都拖入空白图片中。我们现在 ...
外研社点读书的小达人点读包制作方法
测试环境
点读笔:C-PEN通用型。
点读书: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
经过测试,这种方法制作的dab包可以完美点读外研社的点读书。
点读包制作方法
启动爱贝亲子点读笔客户端–>切换到附加功能–>智能自制内容工具,启动工具。
点击“新建项目”
命名,比如叫做“SongbirdsL1_TopCat”,每本书需要制作一个dab包,不知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把多本书的安装包放到一起。
封面编号:填写点读笔在读码模式读取Top Cat这本书的封面时读出的内容。
封面声音:点击未设定,选择封面声音对应的音频文件mp3即可。
教材内容:需要根据每句话读出的编号,填写到左下角的标贴编号,然后点击添加音源,浏览对应的mp3文件。每句话都要重复这个步骤添加进去。
最后:点击右边的“生成”按钮,就会生成dab安装包了。
点读包安装方法小达人笔关机,连接电脑。附加功能->智能内容安装工具->浏览到刚才生成的dab包->就会弹出下面的安装界面,编号自动填充了63052(我这里是另外一本书所以是63051),点击安装,完成即可。
弹出小达人笔。打开小达人笔,切换到 ...
中英文论文写作的最大不同
以前跟博士老板写文章的时候,老板面授机宜,说了一些写作要点。大体知道宏观上怎么安排文章了。然后跟博士后老板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自我感觉总体上的把握没有问题,结果却发生如下对话:
我写(为了说明简单,这样都翻译成中文):
A是由于B的存在造成的,而C会产生B,为了减少A,我们必须减少C。
老板说:你这样写,我不知道第二句为什么要提C呢?
我一愣,很奇怪:因为C会产生B啊?(心想这不是很明显吗?)
老板改成了:A是由于B的存在造成的,B会被C所诱发,所以减少C,就会减少A。
我一看,换了个表述而已,有什么不同吗?百思不得其解。问老板为什么要这么改,老板还是那句话,按原先的写法,她不知道为什么要提C。我最后还是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篇文章《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by George D. Gopen and Judith A. Swan。
原来,句子有所谓的the stress position,就是读者期望看到重要的信息和新信息的位置,所以写作的时候要把你重要的东西放在这个位置。句子还有所谓的the topic position,它建立 ...
教育与偏见
很多时候,决定孩子成人成才的因素,并不是要教育者家境有多富裕或文化学历有多高,而是教育者是否在教育孩子时带有偏见。
01
有句话说,偏见是把刀子,杀人于无形。我对此深以为然。特别是在儿童教育中,如果教育者带有偏见,那么等待孩子的就会是一场扼杀未来的灾难。
韩国曾发布过这样一个公益视频:
视频中,一个男孩因为一直在纸上涂满黑色颜料而被老师认为有病。父母看到这种情况,也觉得孩子有病。于是,把孩子送去了精神病院。直到有一天,一个心理医生无意中看到了一块拼图,才意识到男孩一直在纸上涂满黑色颜料,有可能是一种拼图式的绘画创作。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她马不停蹄赶往医院,召集医院的护士们把孩子的画作全都拿到大厅里拼凑。结果真的拼凑出了一副完整的画作。
孩子的老师、家长和医生看到这里,瞬间感慨又惭愧,因为偏见,他们没有合理看待和接纳孩子的“不一样”;因为偏见,他们一直用大人的视角去衡量孩子的世界;因为偏见,他们差点毁了一个天才般的孩子。视频中令人可喜的是,偏见被消除,误会被解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者不经意间的偏见仍在对孩子们进行凌迟。
02
奥地利作家斯·茨威格曾指出,思想上的偏见必然导致行为 ...
这5句蒙台梭利教育金句,说给孩子听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蒙台梭利教学”。蒙台梭利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玛利亚将自己一生对儿童的观察、研究以及教学实验总结成了一套方法。蒙台梭利教学基于幼儿有自我教育的天赋,及相信智商可以改变。通过这套教学方法,儿童常常能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蒙台梭利教育虽然不是一种贵族教育,但是却常常被贵族和精英们纳入自己孩子的教育体系中。蒙台梭利教育也很注重父母、老师对孩子语言的引导,这5句话很经典,完全可以引入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
1. 我看见你很努力
很多父母会习惯性对孩子说“干得好”“干得漂亮”,但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结果导向的说法。蒙台梭利认为应该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让孩子专注于过程,这样他们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比如,如果孩子画好了一幅画,与其对他说:“你是个很棒的小画家”。不如对他说:“我看到你一直都在认真画画,最后终于画出你想要画的东西了。”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也尽量不要直接夸他是个好孩子,而是详细描述出他哪些地方做得好。比如:“我看到你把你的玩具车给弟弟玩了,你真的很友善呢。”
这样说是在描述你看见了孩子做得好的行为,却不去评判他。
2. 你认为自己 ...
被安慰的孩子,为什么仍在哭?
“我女儿一有情绪总是大吼大叫的,每次被弟弟欺负了,都不会好好说话的,基本靠吼。我有时候就想到要接纳孩子,就跟孩子说,我知道你难过了,妈妈知道了,你别哭了,你让一下弟弟。可是女儿还是要哭,我就控制不住吼她了:你话不会好好说,非得要我吼吗?”
“我也是这样吼孩子的,当她发脾气时,我跟着她吼,我也想接纳孩子啊,我学习了你们说的“接纳”孩子之后,我开始试着不指责她、不制止她、理解她、接纳她的情绪、但结果往往是她哭的更厉害了,接纳没用。”
“接纳了之后,孩子还是哭啊,这是为什么?”
做这行这么久以来,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留言,“我说了理解她了,怎么还是哭,怎么样才能不哭啊?”
妈妈们纳了闷了:我明明有做到接纳孩子啊,她还是要哭,接纳没有用,看来,教育孩子基本还得靠吼。
01
不是接纳没有用,真相是,我们理解错接纳的含义了,我们接纳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听从我们的,这是把接纳当成了一个工具——止哭大法,我们嘴里说着,“唉呀,宝贝,妈妈知道你难过了。”心里想的却是,“你够了没有,你什么时候可以闭嘴啊(心口不一)。”
接纳不背这个锅:接纳不是为了止哭,而是一种深深的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先来 ...
SCI论文写作之Results&Discussion
本期内容主要介绍下Results & Discussion写作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先摆现象,讨论完了才能给出结论。什么意思呢?在SCI论文写作时,一般采用分总式,即先将实验结果列出来,然后结合文献等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结论的得出要基于实验结果和讨论。说起来好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一样,但是实际写作中还是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举一些例子:
先摆现象,讨论完了才能给出结论参考文献:Liu, J. et al. Catal. Commun. 2017, 99, 6-9.
1. 通过XRD谱图来说明Pt纳米颗粒很分散:
不恰当的写法:XRD patterns suggest that Pt nanoparticles are well dispersed on TiO2 support.
正确的写法**:**No obvious characteristic diffraction peaks of Pt are detected, presumably due to the small crystalline size and good dispersion of Pt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