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基石,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每个父母人生面临的一个重要功课。阅读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词汇、语法的正确使用,讲故事以及解释事物的能力。扩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世界,让孩子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情境下,学习友谊、解决冲突和问题。教会孩子阅读是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你为自己筑起了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生命所有的难。

亲子共读

亲子阅读的作用确实有很多方面,3到6岁的儿童学习发展只能作为一个围度的作用,其实亲子共读里面在这个围度就是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等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真的很重要。因为儿童发展是一个进阶的过程,处在不同生命周期,可能他能够在亲子共读当中收获很多。因此在0到3岁开展亲子共读,对于儿童的智力、认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特别是语言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孩子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但亲子共读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和成人一起阅读,儿童能有机会获得知识,去理解人们的行为、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明白事物运行的规律、知道人们应该如何表现得体。

亲子共读强调了一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事实:读写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可能会认为,优秀的阅读者是那些蜷缩在角落里,与一本书独处的人。确实,很多优秀的阅读者经常会这么做。但那些最优秀的阅读者,通常把读书看作一次对话的机会——与作者对话、与作者描绘创作的角色对话。最好的阅读者不仅阅读书籍,他们更审视书籍。

我们并不是为了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书籍中描述的一切而学习阅读;实际上,我们阅读的目的,正是为了批判、评价和质疑小说家们设置场景的可靠性,质疑记者们陈述事实的准确性。这些质疑、求索、批判和评价的过程,正是亲子共读的重现。

家长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觉得他为什么在哭……这些问题促进孩子们对图画书的理解,形成互动式的阅读。很快地,孩子开始能自己讲述故事,甚至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年幼的孩子在与成人的亲子共读中,了解了一个深刻的真理:“阅读”的核心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

亲子共读时的社会性互动,为解决阅读理解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从书本中获得学习的能力,做好了铺垫。在今天这个复杂、全球化、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们所知道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来自阅读。在一个更简单的世界里,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需要知道的,并向他们展示生存所必需的能力。

在如今的世界里,我们已不能这么做,为此,我们要确保孩子掌握了足够的阅读能力,能从阅读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互动的形式来处理文本,准确地说,就是那些高质量的亲子阅读中成人可以使用的策略: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大声朗读之后,向孩子提问以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鼓励孩子去猜测和预测故事,主动引发孩子的评价和预估。甚至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词汇或汉字的低龄儿童,亲子共读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深刻、复杂的内容。

如何进行亲子共读?

没有人天生就能阅读、就爱阅读。阅读要有方法,是渐进式的。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与爸爸、妈妈共读的亲密感,会使孩子产生安全和信任感;丰富的阅读经验,会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更丰富,并且给孩子带来喜悦和满足。

适合亲子共读的童书

以功能区分有:洗澡书、枕头书、口水书、触摸书、拉拉书、手制书等。以材料区分有:[布书]、木头书、塑料书、[厚纸板书]、有声书、纸卡书等。以内容区分有:家庭生活故事、幻想丰富的寓言童话、校园生活故事、伟人传记、动植物、大自然的故事、科幻小品、优美的诗歌、冒险故事、游记、幽默笑话谜语等等。

书海漫漫,最重要是配合孩子的程度和个性,挑选有益有趣的好书。例如: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口语能力尚且不足,最适合读图案丰富的绘本。研究表明,3岁及3岁前的孩子在翻阅书籍的时候对文字是丝毫没有兴趣的,他们只在图画中获取信息。孩子们可以不通过文字而被具有情节性的图片所带动,并融入到想象的故事情景当中。绘本具有不同的材质及形式,不仅具有不同的功能,还可在不同地点使用,最适合想把教育融入生活的家长使用。许多家长很少有机会将孩子抱在身边好好读完一本书,因此,常造成孩子的语言能力低落。如果您想培养一个爱书的孩子,先从吸引孩子的绘本开始吧!

绘本优惠信息

布置舒适的阅读环境

舒适轻松的阅读环境,有助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随处可以看到书、拿到书,自然而然就会去阅读。安排安静固定的地方放置书柜,并有充足的光线,舒服的椅垫、抱枕或书中的角色布偶,让孩子觉得那里很安全、很温馨,只要想看书,就会自动走过去。

共读的时间不必太长,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以孩子情况而定。不要太强制,以免孩子排斥。也可在午睡或睡前阅读,此时孩子体力已发泄得差不多,更能静下心来看书或听大人说故事。讲些温馨的故事,让孩子习惯这种必要的活动。因为时间固定,孩子久而久之就会习惯在这段时间阅读。

共读的方式

搂着孩子共看一本书;或家人在旁边一起看同一本书,是一种很亲密的互动方式,有助孩子喜欢阅读。让孩子自己挑选书,孩子对喜欢的书百读也不会厌倦。

同一本书,也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故事。由于孩子的注意力不长,家长讲述时,可以从中挑出一个重点来讲述,下次再找不同的主题来说,或者加入新的角色,每次都做不同的解读,保持孩子的新鲜感。

运用PAC理论,巧妙的互换角色:由孩子讲故事给大人听,或用接龙的方式,改编成不同的绘本故事,训练孩子的想象力。PAC是一种人际关系理论,强调每个人「同时」拥有这三种特质;P(parent)代表父母、权威的。A ( adult)代表成人、理智的。C(child)代表小孩、无助的。这三种特质会依现实情况,「自动交错」显现出来。这种理论也适用师生和亲子关系上,例如,有时候孩子看完书,让他说说他的想法(P),老师或父母用心聆听(A),或露出无限崇拜的眼神 (C),孩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让他有权威与力量,孩子会更爱阅读。

复习故事情节:看完书后鼓励孩子说说感想,或与孩子一起利用道具(如布偶、手指偶等)演出,或录下他讲话的影像,不但留下纪念,也可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语文能力。

大人说故事时,自己要先被故事感动。表情和语气融入故事中,也可模仿各种声音,让音调有变化,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手势,让孩子有新鲜感,才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照书上的文字一字一句,慢慢的叙述。如果某个情节,孩子有兴趣可加以发挥;冗长的部份可以删除,只要不影响原来的故事架构即可。

看完书或讲完故事,也可鼓励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出来,有助孩子听力及语文能力的发展,孩子一旦琅琅上口,自然而然就可记下故事内容。等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就会去享受故事及文字、音律的美。

注意:亲子共读是互动,不是考试,适当给孩子提各种问题。

提问题是对的,可以帮助孩子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但错误的提问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甚至是对共读产生抵触。父母不应把亲子共读当成教与被教的关系,更不能把通过阅读得到多少知识作为对孩子的考核。父母大可不必急着追问孩子问题,反之,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来提问题,好的问题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更能引导孩子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回答父母提出的问题。

别让听书伤了孩子的眼睛

亲子共读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个孩子,一个成人,一本书,三者缺一不可,这是我认为的。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很多绘本被变成音频,好像是在推广绘本。其实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许从商业上来讲它是成立的,但是从科学育儿的角度,科学早教的角度,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和家长来说,儿童听绘本是不科学的阅读方式。

因为绘本是图文结合的一种儿童文学读物,也是儿童非常重要的视觉启蒙的一种媒体,它本身不是流媒体,它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了音乐、图画、文学、戏剧等等,它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形式。并且最重要的是,对于孩子来讲,亲子共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阅读参与,孩子去翻阅。绘本是翻页的艺术,翻页也是设计的一个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阅读的节奏,读纸书孩子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家长给孩子读的时候,孩子要不让翻页的话,我们要快点,孩子不让翻页的时候要慢点。因为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孩子是不听声音,而是看画面的。

当我们一个成人把绘本当做了文字,变成了音频,那个图画是讲出来的,有的一些主播会讲那个画面。当一个绘本变成了流媒体的时候,问题来了,流媒体的节奏不可控,有的孩子喜欢听快一点,有的喜欢听慢一点。还有更重要的是没有办法暂停,没有办法重复。比如我跟我女儿两三岁读绘本的时候,她经常读一页的时候会摁住不让我翻,有的时候她会倒过去看。这个就是她的体会,这就是她自己参与,她在控制阅读的节奏,她参与到这个故事里面。而当我们把一个绘本完全变成了流媒体,视觉的东西完全没有。

如果是说绘本变成音频之后,还是孩子去听的音频,看着纸书这还可以。如果没有纸书,只是纯听音频的话,那是非常不科学的。其实家长就应该去传递这样的理念,亲子共读必须是家长的声音去演绎这个绘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情感去演绎绘本。因为孩子在读纸书的时候是在读人,哪怕你给别人的孩子读故事,他除了读故事,还是在读别人的故事,要把那个故事充分地演绎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把一个故事变成音频放在那里,谁听得出是谁的声音?无论那个声音是多么有吸引力的一个音质,但是对于孩子来讲根本听不出来,所以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如何选书

畅销书与常销书

畅销书榜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聚焦当下,摄人眼球,能产生强 烈共鸣,最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不过也有人不看畅销书, 认为有炒作之嫌如过眼烟云。著名的读书达人新东方王强说,畅销 书坚决不读,不是我看不起畅销书,而是我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读 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后的作品。

常销书榜单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汇集,传之久远,常年畅销。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比如既畅销又常销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但即便是经典 之作也有版本的特色和优劣之分。比如外国名著的译本,要看译者。 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先生就推荐这些人的译本: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草樱翻译的《战争与和平》,金人翻译的《静静的顿河》, 傅雷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汝龙翻译的《契诃夫的小说》, 穆旦翻译的《雪莱的诗歌》。再比如《泰戈尔诗集》选郑振铎或冰 心译本,买《莎士比亚全集》当然选朱生豪译的,有人曾感叹朱生 豪短暂的一生就是为译此书而生。当然除了译者之外还要选出版社, 比如《百年孤独》最畅销的版本是南海出版社。

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看作者,看翻译者,看注释者,看责任编辑,看出 版社等。如果你买国学经典类图书,你就选中华书局、岳麓书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的书;如果你买文学经典就选人民文学出版 社、作家出版社、新星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等出版的书;人文社科类比较厉害的出版社有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 中信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后起之秀当属广西师大出版社等等。

工具书

占据常销书榜单的书籍还有工具类和考试类必备书,工具书类 必备书比如《新华字典》《牛津双解英汉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是常销品种。中小学生新教学大纲颁布之后,教育部发布了人教版小学到高中 70 本必读书目,要求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生阅读总量 要达到 400 万字,并纳入中考、高考的考题中。这些经典名著因纳 入了教学要求,市场需求巨大,衍生为教辅类书。

从编撰特点内容上看,应试类学生喜欢买名著导读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导读版受欢迎。喜欢文学的学生则侧重买原文足本,如博集天卷版的名著系列。家长给 孩子买,喜欢买权威名人推荐的,如印有曹文轩、窦桂梅等作家推荐字样的名著。爷爷奶奶给孙子买,喜欢买一个系列,每本都是一 个价格的,所以北京出版集团的小学生版的名著拼音系列,10 元一 本就特别受爷爷奶奶们的欢迎。

个性化阅读推荐榜单

个性化阅读推荐榜单是名家名人名机构针对不同人群的专业推 荐。比如胡适给大学生开的推荐书目,钱穆开的中国人必读的 9 本书,百道网推出的专家、学者、出版社社长、书店店长推出的书单, 全国各大独立书店推荐的好书,等等。也有由新阅读研究所推荐的, 如由国家图书馆推出的《中国人阅读书目》系列,包括《中国幼儿 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 目》《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企业家必读书目》等, 这套书目,因专家团队权威,选书标准严格,选书结构搭配优良, 是目前开给国民的一份最权威和系统的书单。

获奖作品

获得中外国家童书大奖的作品优先选。如“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美国的“凯迪克大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大奖”,英国的“格林威大奖”,日本的“双年插画奖”, 以及国内的“宋庆龄儿童文学大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家”等等。

优惠哪里找

最惠买q.zymin.cn.cn